你是否有留意過,自己手機的存儲使用情況?前段時間,小編在更換手機時赫然發現舊手機256GB的存儲空間僅剩下不足三成,要知道我在舊手機上并未安裝任何大型手游。帶著疑問與好奇打開應用管理界面,竟發現僅微信APP就足足占用30GB空間!
小編試著在組內征集編輯同事們的存儲使用詳情,無獨有偶,多數編輯的內存使用幾乎都在256GB這一基準徘徊,其中某訊系為代表的常用APP更是占用了相當大的存儲空間。以同事木亙為例,其微信占用空間51GB、王者榮耀占用14GB、和平精英占用7GB……
“APP刺客”倒逼存儲擴容
不難理解,為了生態拓展和流量留存,微信已經從12年前上線之初僅有的1.4M內存占用版本,“進化”成為了集聊天視頻、公眾號、視頻號、小程序、金融支付等多功能的生態平臺,數據量的爆炸式增多,內存占用自然無法想象。
事實上,針對內存占用問題,APP本身也付諸了優化努力。早在去年,微信曾因優化內存占用問題登上熱搜,引得一片叫好。具體來說,微信一直存在一個轉發文件后重復保存源文件的問題,這也被認為是微信占用空間過多的一大“罪魁禍首”。微信的努力雖有成效,但在自身功能臃腫膨脹的整體趨勢下,“小而美”恐成天方夜譚。
國內軟件生態混亂現狀有目共睹,“久病難醫”之下,應用方不會因為占用內存大而去優化APP,反倒倒逼手機廠商不得不給手機存儲空間擴容。
(真我GT Neo5_最高配備16GB+1T內存)
在2016年,4GB+32GB還是主流的內存組合,RAM從4GB到16GB,ROM從32GB到256GB、甚至是目前的1T內存容量,手機存儲空間倍數增長,滿打滿算,這之間的時間跨度也只有六七年而已。要知道直到今年,筆記本電腦的基礎存儲組合也僅是“16GB+1TB”,而手機存儲空間早已追趕上這個數字。
內存擴容,存儲內卷,追逐大內存的意義是什么?
大內存大存儲優勢在哪?
嚴格來說,我們常規意義上表述的“大內存大存儲”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:一則是更大的內存,一則是更大的閃存?;诖?,所謂“大內存大存儲”的優勢就被拆分成了兩部分,即更大內存和閃存對手機運行的作用。
(一加11_最高配備16GB+512GB內存)
先說閃存,這比較好理解,用于存儲數據的空間變大,就意味著手機可以安裝更多APP,又或者容納更多APP產生的數據內容。你不必每天打開手機管家清理存儲數據占用,也不用糾結于相冊里如此之多的照片視頻要怎么存放,更大的閃充,只是用來緩解自己的“存儲”焦慮。
內存,即常說的運行內存,對手機的影響較為復雜。比如高頻,今年旗艦手機上常備的LPDDR5X內存,高達8533Mbps的頻率對APP運行流暢度裨益良多。除了內存本身的硬件優勢外,更大的內存帶來的直觀影響,是保證手機不會“頻繁殺后臺”。手機有充足的運行空間,后臺可以同時掛載更多APP,與目前各手機廠商主推的“后臺?;顧C制”配合,基本可以保持多APP間流暢運行切換。
(一加11_30款應用后臺留存測試)
除了后臺?;钪?,大內存為手機留下了較為足夠的空間余量,這使得APP運行時不會輕易觸碰“紅線”,能夠持續發揮高性能的讀取寫入速度,減少實際使用過程中,切換后臺APP時遇到的卡頓、不順滑等情況。
綜上所述,大內存雖說不是必要的事情,但的確是特定使用場景下所需要的配置。那么問題來了,進入2023年,我們的手機需要多大內存?特定使用場景下又該怎么選擇內存組合呢?
安卓手機,需要多大內存?
2022年,外媒Android Authority曾做過一個統計,選用4GB內存的Pixel 3 XL、8GB內存的一加 9 Pro、12GB內存的三星 Galaxy S21 Ultra,對應入門、中端以及旗艦三檔手機內存配置,測試其運行流暢程度。
結果顯示,12GB的三星Galaxy S21 Ultra在應用?;罴傲舸娣矫?,要遠遠超過內存僅有4GB或者8GB的對比機型。Android Authority最終給出結論,對于當下安卓手機能夠流暢使用的前提下,運存需求至少不低于6GB,一般而言8-12GB是比較理想的選擇。
(iQOO 11 Pro_最高配備16GB+512GB內存)
翻閱Android Authority更早的手機內存測試了解到,其將當前手機上使用應用程序歸結為了三種類型:
第一種“標準型”應用。這種應用通常會占用130MB到400MB的內存,比如像YouTube和WhatsApp這樣的應用,以及像《糖果粉碎傳奇》這樣的游戲。
第二種“媒體密集型”應用。這類應用會加載大量圖像,因此會使用更多的內存,這種應用包括相冊、微博等,通常會使用400MB到700MB的內存。
第三種是“巨大型”應用。這種應用主要是些高端游戲,例如《極品飛車》、吃雞類手游等,這樣的游戲一般使用800MB到1152MB之間的內存。
因為Android Authority的測試時間較早,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反映當前的應用使用現狀?,F階段“巨大型”應用中,諸如《原神》、《光明山脈》等游戲,對性能及內存的要求更為苛刻,1G左右的運存占用恐怕已經不足以運行此類游戲。
(OPPO Find N2_最高配備16GB+512GB內存)
按照以上三種類型劃分,并結合自身應用使用習慣,很容易得出自己所需要的內存需求。就目前而言,出于適用性原則,廠商將手機常規內存組合提升到“8GB+256”起步,已確保用戶在拿到新機后,能夠保證流暢運行下限。而對于有大型游戲使用需求的用戶來說,為了將游戲體驗拉滿,顯然使用12GB甚至16GB內存的手機更為合適。
圍繞手機硬件及配置的討論似乎總處于矛盾之中,一些消費者在談“性能過?!?,一些消費者又在嫌棄新品“擠牙膏”,而廠商卻在不遺余力宣傳新的硬件引導用戶換機,好似陷入一個沒有結論的“怪圈”。
IT產業著名的安迪-比爾定理揭露,硬件升級提高的性能會很快被越發臃腫的軟件消耗掉。這也就是說,盡管用戶花錢將產品硬件升級到最新,但伴隨著軟件愈發“膨脹”,硬件終歸不足以滿足軟件流暢驅使。癥結仍在,優化成本不菲,APP本身的問題很難解決,內存硬件擴容也是無奈之舉。然而就事論事,存儲內卷之后,內存打上價格戰,必然是利好消費者;但若是借此抬高消費預期,這恐怕就是擺在臺面上的“陽謀”?!?nbsp;
- QQ:611495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