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丁科技網觀察]在蘋果Vision Pro推出的近一年之后,消費級XR市場,既沒有像行業期待的那樣迎來新的爆發,又沒有像元宇宙早期概念那樣雪崩。整體表現出來的特征依舊是市場小眾、規模緩慢收縮。
現在來看,Vision Pro帶給消費級XR市場的高光時刻,基本上只屬于蘋果自己,而且持續的時間也不算很長:在5月前后,Vision Pro還是消費電子市場熱議的新產品,有人選擇海外代購,一機難求;到下半年,就沒有什么動靜,倒是有消息稱,蘋果將在2025年推出Vision Pro繼任機型。對比蘋果自身,似乎沒有什么品牌獲得了由蘋果Vision Pro帶來的“紅利”,盡管他們中的一些曾經認為這種“紅利”必然到來。
XR大類持續的變化是其中AR的持續擴張與VR的大幅下挫,這種表現自去年就沒有間斷,在今年的國內市場已經延續了三個季度,以前不久洛圖科技的數據為例,其中顯示:2024年第三季度,中國消費級XR設備(包括AR和VR)的全渠道零售銷量為10.3萬臺,同比下降17.9%;銷售額為3.5億元,同比下降9.2%。其中,VR設備零售量為5.4萬臺,同比下降32.7%;AR設備零售量為4.9萬臺,同比增長8.7%。
(圖:中國XR設備市場銷量走勢,來源:洛圖科技,單位:萬臺)
這種“冰火兩重天”式的發展情形,在丁科技網看來有以下原因:一是,相對AR設備而言,VR設備在消費級市場的應用比較單一,更偏單純的娛樂設備,AR設備則在娛樂之外逐漸衍生功能屬性,讓他們能夠適應更多的應用場景,特別是很多傳統應用都有向AR設備兼容的趨勢;二是,相對AR設備而言,VR設備以“頭盔”為表現形式,通常較為笨重,在使用空間上受限,AR設備主要是眼鏡類產品,輕量、便攜,理論上能夠隨處使用。
同時,丁科技網認為,一方面,價格方面,AR設備整體也在走親民路線;另一方面,更多的品牌在入局AR設備領域,這其中包括不少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的知名品牌,相對VR內容需要的高成本開發,對傳統應用和內容更好的相性,也會讓AR設備更容易得到內容、應用供應商支持,這讓AR設備的產業合力更有保障。
當然,好的市場表現在深層次上還得益于AR設備以顯示為代表的能力的提升,比如Micro OLED的應用。
不過,消費級AR設備仍有提升的空間,主要是在輕量化設計和性能、續航等方面實現更好的平衡。
也可以看到,有些知名消費電子品牌并沒有急于消費級XR產品的市場化,而是先選擇了商用市場,比如索尼。
從產業鏈上游來看,索尼是Micro OLED的主要供應商。Micro OLED適用于近眼顯示場景,可用于電子取景器、頭戴顯示器等。由于更早時候就對VR/AR市場有關注和布局,索尼在Micro OLED開發和應用方面已經有多年經驗。而此前的公開消息是,Vision Pro所使用的顯示屏,正是由索尼獨家提供的具備4K分辨率、像素密度達3000PPI以上、解析度能達到8K的Micro OLED屏幕。
在年初的CES上首次亮相的索尼XR一體機,被設計成了“專為從事3D設計工作的專業人士打造”的工具化產品,搭配了操作指環和操作手柄,應該是為確保這款“專業”設備在操作時的精確性。這代表,索尼在XR設備方面,現階段關注的是“生產力”,而并非單純的“娛樂”。僅涉足娛樂、消費級娛樂終端,不僅面臨內容體驗的考驗,而且市場多年來不溫不火,而在生產領域,一些硬需求卻是存在的。
最近與XR相關的消息則是,索尼方面宣布,已將其通過“Sociable Cart: SC-1”(由索尼與雅馬哈汽車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娛樂型汽車)提供的混合現實(MR)體驗商業化,并命名為“MR Cruise”作為新服務業務進行推出,該服務已于11月22日正式啟動。
(圖:Sociable Cart: SC-1,圖片來自索尼)
SC-1配備了索尼集團開發的MR技術。通過將計算機生成圖像(CG)疊加到車內顯示屏顯示的周圍環境圖像上,使之前僅用于欣賞風景的車窗變成一個娛樂空間。目前,該技術已在高爾夫球場、植物園、公園、購物中心等多個場景應用,已有超過20000人親身體驗。
作為一項內容相關服務,MR Cruise讓索尼的MR體驗不僅可以安裝在SC-1上,還能夠作為可復用的解決方案,適配出租車、公交車、火車等各種車型。
比如,作為推出 MR Cruise 服務的第一階段,該服務將從2024年12月開始在“Time Trip Taxi”(時間旅行出租車)中提供。該服務與相關交通有限公司合作提供,是MR Cruise的首次實際實施。乘坐專門配備MR Cruise體驗服務的出租車,乘客將能夠在淺草、谷中和上野地區體驗主題內容。他們可以同時觀看車內呈現的外部風景,以及與該位置相關的 CG 和音頻,從而體驗到“時間旅行”的感覺。
值得注意的是,索尼本身也是創意娛樂公司,在內容、應用的積累和新內容的產出方面,比大量的其他消費電子品牌有很大優勢,在軟硬結合方面有很強的實力,但他仍然先選擇了商用市場,選擇在XR領域作為技術供應方存在,即便在娛樂相關領域也是如此,這應該代表了他對于消費級XR市場的階段性判斷,這可能是國內品牌需要關注的。(丁科技網原創,轉載務必注明“來源:丁科技網”)
- QQ:611495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