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的熱鬧氣氛還未消散,家電行業就已爆出幾件大事,且這些大事均是關乎業務抉擇、收購戰略的大動作。
松下電器若出售電視機業務,誰最可能接盤?
2月5日,“松下電器將出售或退出電視機業務”的消息開始發酵,這源于2月4日松下控股株式會社面向大眾媒體以及機構投資者、分析師,召開的一場關于未來集團經營改革的說明會。
2月6日,針對上述報道松下控股株式會社連發兩回應,其中,針對松下將出售或退出電視機業務,松下控股株式會社表示,“截至目前,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關事宜,均未作出任何決定?!贬槍Α八上码娖鹘馍ⅰ钡膱蟮?,松下控股株式會社表示2月4日公布的內容,旨在對松下控股株式會社旗下負責提供家用電器、住宅設備以及面向店鋪和辦公室的商品與服務的單一法人"松下電器株式會社"進行重組,并非解散松下集團。
隨著中國品牌的崛起,曾經雄霸一時的日本電視品牌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,根據日本調查公司BCN的最新調查數據,2024年在日本銷售的平板電視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國品牌。此外,在全球市場上,中國品牌也正在瓦解過去日企對全球高端電視市場的壟斷。
雖然松下針對電視機業務的出售或退出尚未最終決定,但是松下電視的離場或許已成定局,如果松下選擇出售該業務,多家分析機構認為中國企業被認為最有可能將其收入囊中。
當下,“出?!闭诔蔀橹袊译娖髽I必選項,中國電視品牌表現出來明顯的進擊態勢,此前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,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收購案例。松下電視此前海外主攻的也都是高端市場,如果中國企業可以將松下電視收購,對于中國電視企業而言,也能夠在品牌全球化布局中產生助力。
京東重啟收購Ceconomy AG的談判,瞄準歐洲家電零售市場?
一邊是國外品牌的“敗退”,另一邊,國內家電零售巨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。
2月5日,京東的一則消息也引發了諸多關注,有消息稱,京東或重啟對德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 AG的收購談判,Ceconomy AG主要經營MediaMarkt和Saturn品牌門店,目前在歐洲擁有約1000家門店,市值約為15億歐元。
之所以是重啟,是因為早在2023年夏季,京東就曾開啟過Ceconomy AG的收購談判。但是這一次談判在經歷了幾個月后無疾而終。如今,京東重啟收購德國零售商Ceconomy AG的談判,再次彰顯了京東對于國際化市場擴張的迫切心態,如果此次收購可以達成,對于中國家電零售企業的出海進程而言,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。
收購并購頻發,中國家電企業全球化加速
松下和京東的一進一退間,中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加速進程清晰可見。
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2024年,中國家用電器出口448144.5萬臺,同比增長20.8%,出口額7122.0億元,同比增長15.4%。
而在中國家電企業尋求全球化布局中,收購并購等戰略可以幫助家電企業更快的打開海外市場,擴大品牌影響力,實現協同效應。中國家電企業的收購并購案例并不鮮見,海爾收購三洋電機、通用電氣、斐雪派克、CANDY,去年收購開利商用制冷、伊萊克斯南非熱水器業務;美的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、以色列高創以及日本東芝家電等多個業務,近日又收購Arbonia氣候部門;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、東芝映像、gorenje、日本三電控股等等,在家電企業全球化進程中收購并購的策略均發揮了極大的作用。
以此次京東重啟對Ceconomy AG的收購談判為例,一旦收購成功,借助Ceconomy AG的品牌營銷力和完善的銷售網絡,京東不僅可以獲得在德國和歐洲的零售渠道和市場資源,進一步鞏固京東在歐洲電商市場的地位,還可以有效補充京東在歐洲及海外市場的品類,進一步助力京東的國際化業務。
在美的集團2025經營管理年會上,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表示,2025年美的集團要“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進行全球化突破,不但要做全球業務,更要對研發、制造、供應鏈、人才等核心資源進行全球化配置,構建第二主場”并“成為真正的全球化企業”。
此番言論也代表了當下國內家電企業全球化進程中需要面對的挑戰,國外市場上,如何從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轉移,實現產業轉型升級,如何適應當下復雜的國際環境,尋求新的增量市場。具體到收購并購策略,如何規避貿易壁壘和政策風險,自主品牌與收購品牌如何產生協同效應,供應鏈、物流、人才等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等,都是中國家電企業邁向全球化中的一項項考驗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,走出去已成企業必須面對的題目,2025年企業也勢必會有更多在全球化方面的動作。
- QQ:61149512